中华岳氏族史—寻根一、溯源岳氏一姓盖因以官命姓,系神农氏后裔。神农生于姜水即以姜姓,以火德王,故号炎帝,都城迁曲阜,传七世至节茎,不在帝位。又七世而生垂,垂于尧时共工水官生伯益。
伯益在虞舜时为秩宗,作四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舜封为吕侯,河南汲郡伯子遂以国为吕氏,吕侯功高如山岳,旨为“太岳官”赐“冯翊”,以官名姓岳。生子取名岳先龙。(《山海经》)先龙生玄氏,玄氏历傅至休,休生彦真,始居东昌聊城县。
二、山东聊城世系
休生彦真,生海,生孟林,生铉,生涣,仕采令史迁河南汤阴,生成即:休-彦真-海-孟林-铉-涣-成 三、河南汤阴世系成生立,生和,生飞,生云、雷、霖、震、霆即:涣--成--立--和--飞(民族英雄岳飞)--云,雷,霖,震,霆。由此可见,岳飞祖籍聊城(东昌府)确为事实。
关于岳飞的祖籍:岳姓自先龙受姓后,据周朝官修谱牒《周官》以及各地《岳氏族谱》记载岳先龙受姓后生岳女氏和岳亥氏,岳亥氏传岳诏岳诏历传至岳修。岳修居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修仕周官拜博州节度使)为节度使,(聊城周时称博州)岳修生岳颜真亦为铜台节度使。以上《周官》有载。
据《岳氏族谱》记载,岳颜真生岳海,岳海有三子:长子孟林,次子仲德,三子季仁。长子孟林生岳铉,岳铉生岳涣仍居住山东聊城。后来出任宋朝令使,调相州(河南汤阴)因为受百姓喜欢,争相挽留,因此,便定居汤阴,生活在汤阴。涣为宋令使(因惠政于民因留焉)所以我们通常把岳涣以上世系成为聊城世系。岳涣在汤阴生岳成及岳德,岳成生岳立,岳立生岳和(岳飞父亲)、岳睦。岳和配妻姚氏(岳飞的母亲)生二子,岳飞与岳翔。我们把岳飞以上至岳涣称为汤阴世系。综上所述,关于岳飞祖籍问题就毫无疑问的应该为聊城东昌府区。
关于岳飞祖居地的考证:岳飞祖籍虽然在聊城,但是具体在什么地方却没有明确记载。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通过一系列考察论证,考虑到地理位置、人群构成、历史变迁等因素,最后认定为东昌府区湖西办事处岳庄村为岳飞的祖居地。(此前中央电视台百家姓栏目组对岳姓报道中也曾经认定此处)
理由有三:一是目前在聊城生活的岳姓人口有2.49万人,约占目前人口的2.32%,这么多岳姓人员生活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说明过去肯定有一个岳姓家族在此生活过,这再一次从侧面证明岳飞的祖籍问题。其二、生活在聊城的岳姓人数虽然,居住地也相对集中,但除去所辖七县市以外,东昌府范围内仅有两处;一是斗虎屯岳庄,一是湖西办事处岳庄;而这两个岳庄中斗虎屯岳庄有很多岳姓人家(有记载是从山西迁入)只有湖西办事处岳庄没有一户岳姓人家,只是沿续用岳庄名。这样结合历史的原因,湖西办事处岳庄就更真实一些。因为宋朝当时,聊城和汤阴一样在黄河以北,同为敌占区,(金国傀儡皇帝刘豫统治)金兵、汉奸对岳飞岳家军十分害怕,便对其家族进行掠杀,岳姓人员纷纷避难他乡,或隐其身份(岳飞便把其母从汤阴历经磨难接至九江)。以至岳庄没有一户岳姓人家。同湖西办事处岳庄一样汤阴岳飞出生地孝悌里至今也无一户岳飞后裔。其三、从地理位置上看历史上的聊城县(即现在的东昌府区)辖区非常小,东北方面至博平县17公里,西北至堂邑县(今堂邑镇)10公里,南至阳谷县12公里,东南至东阿15公里,西至武水县(沙镇)12公里。在这么狭小的一个范围内就只有这么一个岳庄,就是现在的东昌府区湖西办事处岳庄。
宋史记载,由于赵构偏安享乐,勾结金人的秦檜从中作梗,挑拨离间,伙同几位同僚等人诬陷岳飛,威迫利诱王贵等人作伪证,导致岳飛被赐死之后,家眷子女受其牵连满门遭劫,长子岳雲屈死,岳雷流放,岳霖逃难幸得贡祖文相救,岳震与岳霆过江避难,为了躲避秦檜与继子秦禧的赶尽杀绝,岳飞子孙不得不迁移各地,更名换姓避难,岳飛二十年后才得以沉寃昭雪,岳飛子孙陆续才恢复岳姓,又历经历史多战争的朝代的更替,祖辈迁居与移民,还有去了韩国,也有去了台灣,如今岳飞子孙遍布全國各地。
从宋朝岳飞精忠报国之后,中华岳氏享誉九州,而且岳氏拥有传统的优良家风,祖祖辈辈教导“忠孝传家”,从而给予岳氏后辈灌输了深厚的岳飛思想,更有严谨的家训约束,作为岳氏子孙绝大多数都一直恪守着祖训,后辈一直以家祖岳飛为榜样,也尽心竭力的报效祖国。
岳飛的生平和忠诚坚持的精神深刻影响着后人。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们,他的悲剧命运引发了对历史和政治的反思。岳飞是一个永恒的典范,岳飛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世人与岳氏子孙,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我们值得传承和发扬的精神,也是中国历史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