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联动
掀起全城花潮
“卉聚前滩里”
2025上海国际花展浦东新区分会场
即将在浦东新区前滩公园巷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持续至5月11日,通过滨江公园、都市绿地与艺术花巷的立体融合,打造前滩滨江的限时花路,以花为“链”,串联起主题花展、主题市集、文化展演、消费体验等丰富主题活动,助力浦东打造“赏花经济”新名片。浦东新区分会场共设置了四个专业主题景点:“花海之丘”“花漾前滩”“新自然主义花廊”和“万花之筒”;两个城市节点:东方明珠环岛“瑞彩华年”和第一八佰伴“绘花”;一个移动的花展景点:浦江游览“锦绣”花船。当绵延不绝的各色花卉现身浪漫的上海前滩滨江,元气满满的春日“多巴胺”正被唤醒。
主题景点1
花海之丘
花海之丘的设计灵感汲取了大自然中花海与地形交织之美,宛如从公园巷绽放的五彩斑斓的大地花瓣。在这里,作为前滩的自然制高点,游客可以盘旋而上,将黄浦江岸城市的壮丽天际线尽收眼底,感受独特的城市气息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坡地上,经过精心栽种的四季花卉与绿色草坪交替绽放,形成了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花毯”,同时也是家庭聚会与朋友相聚的露营之丘。
主题景点2
花漾前滩
滨江区域以“花漾前滩”为主题,以浆果类、闻香类、蜜源类及疗愈类为分区植物主题,共16个点位,意在通过主题花境,让花展走进生活、贴近生活,打造文韵繁花、脉承芬芳的滨江花展空间。
莲韵园
浮光莲影,以“水光潋滟、莲影摇曳”为灵感,并以莲喻廉,与现有凉亭的题跋相呼应,用植物营造风清气正的庭院境界。
寻・芳
以“寻找芬芳,寻找美”为设计愿景,运用写意的创作手法,将山水、花境、诗词相融合,让游览者从视觉、嗅觉、情怀三个维度,深层次地探索、寻找到春天的美好。
浆果絮语
以"自然野趣·浆果诗韵"为设计主题,采用流线型布局演绎"果语涟漪"的动感韵律,自然野趣的视觉元素与浆果的丰硕形态相映成趣,构建富有生命律动的生态剧场。
花间食趣
作品以"田园诗意栖居"为核心理念,突破传统花园的单一观赏功能,将可食性植物与观赏性花卉有机融合,构建都市人亲近自然、疗愈身心的绿色绿洲。
砂韵
设计灵感来源于上海形成方式,时间推移,积沙成陆,上海渐变为如今的国际都市。花境中央的清泉与互动沙漏设施增添了静谧与互动感,体现了岁月智慧与生命律动。
紫砚・游屏
花境设计以黑山石为点缀,模拟蜿蜒游径,仿佛墨痕枯润,暗喻文化沉淀与时光流转,又以蓝绿色系植物为主色调,融入浆果类植物,旨在打造一个既美观又实用、充满自然野趣的游园式空间。
霞屿花洲
设计提取自然中的滩涂元素,将自然界的原始肌理转化为充满诗意的景观语言,营造出一幅兼具生态野趣与韵律美感的花洲幻境。
璃花之境
结合时下流行的“花间意”(在世事无常之中,珍惜点滴的美好精神)与“拾光”(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概念,引入玻璃这种介质,通过玻璃对于光的反射,让花的芬芳不仅停留于鼻尖。
芯花怒放
芯片是现代科技的基石,设计以芯片为原型,电路拓扑结构演化成多个平行错落的长方形种植床,既突显了中国花境推广起源地的上海继续发挥创新模范作用,又展现出浦东科技自强的硬核实力,书写着科技文化的时代答卷。
腾飞
地块自带弧度,中部参考传统云纹的花境造型,一条画卷蜿蜒其中,造型最高处达3.5m,撑起整个花境造型。
光韵・蝶舞
“光韵・蝶舞”花园以“穿梭幻境之旅,捕捉蜜语春光”为设计愿景,融合光影、蝴蝶等自然元素搭建梦幻场景,旨在为游客打造独特春日体验。
春日寻蜂
《春日寻蜂》从宣传、保护传粉者的角度出发,将蜂巢结构作为主要设计元素,以橙黄色的蜜源植物为主要植物素材,通过蜂巢空间、昆虫旅馆等景观小品丰富游览体验,构建以认识并保护蜜蜂等传粉者为主题的自然教育花境。
铃音浪辉
该景点融合了前滩滨江水系的魅力,将艺术化的滨江水畔滩涂结合浪花为主题。一组错落有致的浪花造型景观装置点缀着飞鸟装饰丰富了景观层次,赋予空间动感。
步履绘景
以 “足迹” 为叙事线索,融合艺术与自然。竹编造型抽象演绎鞋子形态,注入人文温度,成为空间记忆点;三个花境岛以足印为平面原型,象征探索自然的步履轨迹。
蚁栖翠境
“蚁栖翠境”以药草植物自然生境为灵感,在花境中设计三只生动的蚂蚁景观小品,蚂蚁勤劳协作、奋勇向前的模样跃然眼前,其本身药用价值契合药用疗愈主题,增添文化内涵。
谧境・心灵栖
以“谧境”为核,依托水杉林的幽闭感与光影韵律,打造一处“可呼吸的森林疗愈场”。通过火山岩覆盖的生态脉络,蓝紫色调的荫生植物群落,化身为时光印记的枯木,以及隐匿于林间的趣味动物,构建都市人回归自然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主题景点3
新自然主义花廊
新自然主义花廊由中外团队联袂打造,是上海国际花展浦东分会场的立体门户。植物配置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荣休教授James Hitchmough及其团队设计,以新自然主义生态化种植为设计理念,以自然界中植物群落为母本,选用江浙沪地区植物品种,营造抗性强、易维护的自然花境。城市看台侧呼应望江视线,以模纹地被为基底,中高层点缀草花;桥面则模拟更为灵动的草甸风光。流动的光影与摇曳的草花交织,还原生态草甸之美。
主题景点4
万花之筒
太古里周边29-01地块以“万花之筒”为主题,共14个点位,每个点位以不同的色系为主题,模拟万花筒中缤纷多彩的图案,冷暖色系各有特色,打造一个自然之美与城市活力交融的花卉盛景。
勇立潮头
本方案以蓝紫色花境营造“潮汐涌动”的海洋视觉景观,象征浦东新区积极投身于“蓝海”战略、全力开辟全新发展布局的创新举措。
蓝色创想
设计围绕“迎国际花展,促营商环境”为主题,通过轻松诙谐的手法,展现了充满浪漫气息的主题花境,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送来一份舒心。
春花秋实尽芳华
设计以蓝紫色花卉的层叠绽放象征春日生机,搭配轻盈灵动的观赏草,展现万物萌发的律动感。通过果实雕塑的抽象形态与植物的点缀,隐喻丰收的沉淀,形成时空流转的视觉对比。
光脉构境
本作以印象派的光影美学为脉络,将浦东35年发展凝练为一场流动的视觉盛宴。
花漾甜蜜
本设计围绕“花漾前滩”为主题,选用冰激凌花艺组合为主题小品,与前滩现代时尚风格碰撞出甜蜜视觉享受。
粉韵祥瑞
设计灵感源自“韵”与“云”的巧妙联想。以粉色系花卉作为主调,塑造出宛如天边云霞般的云朵造型。从高处俯瞰,花境的轮廓线条蜿蜒曲折、流畅自然,仿佛是大自然随手勾勒出的一幅灵动画卷。
汇聚申城
“汇聚申城”把比较挡视线的路牌及灯柱作为景观的一部分,标识牌及路灯远看很像建筑剪影,高楼像花朵一样一朵一朵破土而出,欣欣向荣。
共生剧场
自然共生剧场以场地原有三棵樟树为天然骨架,借地形高差打造阶梯式花园,通过粉色调植物群落、生态水系与互动装置的结合,构建一个“人入画中,园生万象”的沉浸式自然剧场,诠释城市与生态的共生哲学。
共生共赢
“共生共赢”花园围绕“迎国际花展,促营商环境”为主题,通过小品与花卉的各种组合,表现了环境与人的共生关系,与经济的共赢关系。
赤橙交响
通过花卉的高低错落和色块流动的韵律设计,巧妙地隐喻了浦东35年改革历程中“开放、创新、融合”的节奏感,呼应了赤橙交响的动态美学,同时也预示着浦东新区即将翻开新的篇章。
静谧星河
以“静谧星河”为核心理念,融合星空的深邃与宁静氛围,通过灯光、色彩、材质的组合,传递神秘、平和、浪漫的情感体验,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前滩拾忆
花境设计以黄浦江的蜿蜒水态为灵感,以“前滩拾忆”为主题,致敬黄浦江与前滩滩涂文化,将历史记忆与未来展望交织于方寸之间。
彩虹幻想园
花园以"万花筒幻境"为设计理念,通过蜿蜒的曲径引导游客开启探索之旅。
蝶舞橙光
本设计将万花筒的色彩美学、蝴蝶的生命意象与宿根植物的生态韧性深度融合,通过色彩与形态的精准把控,打造一个鲜明的暖色系宿根花境。
除了前滩区域,浦东还设置了两个城市主题节点,东方明珠环岛“瑞彩华年”,将传统文化赋予了新颖的表现风格,寓意“花开新时代,盛放新未来”。
第一八佰伴“绘花”,以艺术与自然共生为核心理念,呼应上海“生态之城”建设,传递“以花为媒,创美生活”的可持续愿景。
除此之外,浦东还创新设置了一个移动景点,在黄浦江上打造了一艘“锦绣”花船,寓意浦东潮涌东方再启航,再创锦绣前程。
原标题:《上海国际花展 | 临江看花船啦~浦东分会场各景点抢先看!》
阅读原文